今天(應該說昨天了)公視跟緯來各轉播了一場Closer在平手狀態下上來的比賽,雙城對洋基這場,雙城的王牌救援Nathan在三比三的比數下十局上出場。中信對La New則是一比一的比數下,中信王牌救援達威八局上上班。最後兩邊的closer都掉了分淪為敗戰。

這兩個調度有沒有問題?

就跟勝投一樣,SV是個相當無聊的數字,如果說真的有什麼意義,那也多半是球賽以外的因素賦予它的。舉個例子﹕一個投手八局滿壘上來,領先一分面對陳致遠、彭政閔、蔡豐安都順利解決,沒有救援點﹔下一局一個救援投手上來,面對郭一峰、許誌為、李志傑都順利解決,有一個救援點。

哪一個難度較高應該不言可喻,可是為什麼八局面對比較艱難處境的投手拿不到SV,九局比較輕鬆解決的場面卻可以拿到SV?撇開紀錄的角度不談,如果想要贏球,在八局的情況才應該派上牛棚中最好的投手上場,但是大多數被SV這個無謂紀錄制約的教練,選擇的調度卻是將最好的投手拿去面對較不危險的局面,而讓不那麼好的投手決定這場比賽的勝負。有些人稱許所謂的「分工明確」就是在沒有SVO的情況下不派closer,由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,應該可以了解那是沒有意義的。

回到這兩個case來看,MLB是沒有和局的,也就是說如果一直僵持下去,就是在比兩邊牛棚燒掉的速度。如果堅持有SVO才派closer的思考方式,顯然雙城這個調度不合理,但是仔細一想,如果派出並非頂尖的投手,然後早早輸掉了比賽,甚至還等不到closer上場。結果你隊中最好的投手在決勝關鍵期沒有出場,反而是不那麼好的投手決定了比賽,這樣豈有道理?又主場後攻球隊一旦進入延長賽,無論如何是沒有SVO的,通常這種情況,MLB普遍的做法是讓closer先投一兩局,如果沒有贏球那再換次好的投手上,依次類推。會一兩局就換下closer是考量到以後的比賽,相對來說,如果往後有四五天的off day,那讓他投個三五局,只要沒有威力下降的問題也不是不可以。

至於中職考量就更簡單了,既然有三個半小時或者十二局和局制,在比賽末段派出最好的投手絕對是不用考慮的事情,除非有後續賽事調度上的考量,不然派上牛棚中最有壓制力的投手,可以確保輸球的可能性降到最小,而且也不用太去煩惱closer丟幾局的問題,大多數的延賽不用十局就算和局了。考量到禮拜一中信沒有比賽,雖然XU常常變一些奇奇怪怪的魔術,這個調度除了前一天丟了兩局的達威壓制力是否下降以外,是絕對正確的選擇。 雖然結果是不好的,但就像我在Sabermetrics這篇當中提到的,一個調度或者戰術正確與否並不是從結果而論,而該從調度是否合理來評斷。

所以前一陣子有球迷在討論凱薩是否過勞的時候,舉出他在不少沒有SVO的比賽也上場當作證據,其實說服力不是很夠。SVO如同勝投一樣,除了給一些豬腦教練大致依循的準則以外,剩下的價值大概就是媒體炒炒消息,或者藉此展現出聰明的教練厲害之處。

BTW,其實有不少情況是陰錯陽差,設定的SETUP威力其實比Closer好,然後在大多數較重要的場合,出場的是這位較強的SETUP而非Closer,反而對球隊較有幫助。例如96年的Mo,去年的K-rod,還有去年誠泰的李明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lyanke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