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讀到生物學家Stephen Jay Gould一篇文章,在談四成打者在MLB消失的原因,他的論點很有趣也很有道理,或許也能拿來解釋現代投手不耐操這個印象。

大多數的球界人士,特別是老球員自己,對於包括四成打者消失以及年輕投手不耐操這件事情,抱持的答案多半是聯盟的水準衰退。這是很直觀的印象,超級打者跟超級投手的消失,代表這個聯盟無法提供如同以前一般刺激的傳奇色彩。不過仔細分析之後,更科學的訓練、更發達的醫學、更多樣的球種、更多更多的各式研究,怎麼想接受這些新事物的選手,實在沒道理不如以前那些土法煉鋼的老球員。這種想法不只在大聯盟有,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情況。前陣子王光輝、黃煚隆先後說現在聯盟的打者不如從前,徐生明也質疑為什麼現在的年輕投手不如從前耐操。

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

如果有辦法拿到所謂「職棒全盛期」,也就是職棒四年到七年左右的錄影帶,會發現這個假象很容易就被戳破。傳聞中快速球動輒145到150的四大天王,其實多半時間快速球只在140上下,更常只在135~138間打轉,而有七彩變化球稱號的黃平洋,實際有威力的球路也僅只指叉與滑球擁有決勝的威力。而除去這四大天王以外,其他的投手更是乏善可陳,多半是靠洋將撐場面,跟現在六支球隊普遍能提供三到五個稱職本土投手的情況難以相比。而在以往投手不如現在投手的條件下,從前打者的成績跟現在相比也弱上一截,給人強打印象的王光輝,即使扣掉生涯末段13~15年這段時間,他的OPS也不到.760。而被認為是最好第一棒的林易增,生涯OBP只有兩年超過.370,多數時間只在.320以下打轉。至於被很多人認為是本土首席砲手的廖敏雄,比起誠泰謝佳賢、彭政閔相比都還要遜色不少。

同樣的,MLB從前那些不會投滑球、指叉球、變速球的投手,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比現代這些投手好。這是從觀察的角度言,Gould另外用一個統計上的理論解釋這些現象。

我們知道通常95分到100的過程,遠比55分到60分來得難,並且當你進步了5分拿到100分後,就已經沒有進步空間了,而同樣進步5分成為60分的人,則還有40分的空間可以努力。這個簡單的觀念基本上解決了Gould四成打者消失的問題,我認為同樣可以解釋現代投手不耐操的疑問。Gould稱這個100分的關卡叫做「右牆」,是一個進步的上限。他舉了幾個運動中的例子,譬如女子馬拉松的成績,在開始發展女子馬拉松的二十年內成績有大幅的進步,但是第二十一年開始這個進步就停滯了,變得很緩慢,這個右牆就是人類的極限。

早期的棒球比賽就像是還沒開始發展的女子馬拉松,大家的平均成績可能只有20分,而當大家受到的訓練都很少的時候,天份好的人可以輕易的拉開差距,當平均是20分的時候天才可以拿到80分,這個遠遠超出平均的能耐,使得這些早期的打者可以打出誇張的四成打擊率。當專業的訓練以及更多的人才投入棒球運動,平均成績會得到整體的提升,對20分的人來說,他要得到大幅提升是很簡單的事情,但是對一開始就拿到80分的天才而言,要進步到90分卻是大不容易。所以當棒球開始發展,平均提到60分的時候,這些天才可能只進步到85分,所以早期頂尖的球員擁有超出平均60分的能耐,現代的頂尖球員卻只能超出25分。

換句話說,四成打者的消失不但不代表聯盟水準衰退,相反的表達了整個聯盟水準的進步。中職在第一個全盛期之後馬上面臨了簽賭案的衝擊,使得水準大幅下滑,剛好提供一個很好的比對環境,包括單季最高打擊率、最多全壘打、最多盜壘等紀錄都是在職棒8~12年這段時間創下,而且比以往的舊紀錄高出不少,變成創紀錄的第二高峰。(第一高峰正如你所知,是水準還沒提升起來的1~3年)

解釋了四成打者消失的原因之後,我當時有想到或許可以解釋年輕投手不耐投的問題,因為現代棒球的競爭水準較高,所以投手必須用比較高強度的投球應付,相對來說,以往的職棒投手就能比較輕鬆的面對打者。不過這有一個前提,就是必須解釋高強度的投球比起低強度的投球,的確較有可能令投手受傷,我的專業並不是醫學,所以懷疑歸懷疑,畢竟也只是個想法罷了。不過前幾天看到民明網有一篇文章,作者是專研人體運動科學的總長,當中提到David F. Stodden醫生的論文,明確指出在高水準場合投球的投手較容易受傷,剛好印證我之前的這種想法。

我常在棒球討論區看到有人認為從前的中職水準較高,甚至是許多以前是球員的教練也這麼認為,其實除了實際觀察以及上述的論證以外,比較以前宰制中職的洋將,跟現在被打回家的洋將的水準也能看出一些端倪。現在的中職無論投、打水準都較以前高,其實是不用懷疑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tlyanke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